财政部重庆监管局:“四步走”顺利完成
2023年度中央预算单位决算审核工作
为切实做好中央预算单位预算管理工作,重庆监管局按照财政部和局党组的要求,聚焦“审前、审中、审后”三个重点环节,提高站位、系统谋划、分工配合,有条不紊推动2023年度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决算审核工作顺利开展。
一、重谋划、强学习,做好审前准备
重庆监管局始终坚持政策引领,强化组织协调,科学谋划决算审核工作。一是坚持科学选点,确定审核范围。按照决算审核“财政部指定+监管局自选”的工作要求,结合日常监管和预算综合监管工作成果,精心选择部分预算单位纳入2023年决算审核范围。二是制定工作方案,合理配置人员。根据财政部关于决算审核工作的部署和要求,重庆监管局积极制定和谋划审核工作方案,明确审核范围、工作要求、各阶段时间点等,统筹中央驻渝单位专业人员参与决算审核工作,配齐、配强审核人员队伍。三是加强业务培训,强化沟通交流。审核前,组织相关审核人员参加决算工作布置会,全面梳理并透彻学习决算审核文件和相关政策依据,领会文件精神,全面把握审核要求,强调工作纪律,把控工作节奏。
二、盯重点、挖线索,做到有的放矢
重庆监管局紧紧围绕决算编制的规范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,强化过程控制,优化审核手段,确保决算审核工作高效开展。一是坚持问题导向。科学运用日常监管成效,参考预算执行监控和预算综合监管等发现的问题线索,针对性地关注被审核单位的决算情况,突出审核要点,做到有的放矢。二是把握审核重点。审核过程中,重点关注地方政府拨款经费安排情况、津补贴的执行情况、绩效工资管理情况以及经费挤占等情况,确保审核工作顺利开展。三是分类处理问题。审核小组采取分类审核的方式定性问题,先收集佐证资料,再归集相关问题,分类制作工作底稿,做到问题定性准确、处理依据充分、处理速度高效,并组织交叉复审,确保审核高质高效。
三、严监管、寓服务,督促整改落实
重庆监管局立足自身职责,寓服务于监管。一是加强沟通,督促整改。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被审核单位进行沟通,对于账表不一致的情况深入挖掘问题发生原因,强化分析,共商整改措施,将“寓服务于监管”要求落到实处,并将决算问题工作底稿及时反馈被审核单位,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,进而督促相关预算单位提高决算编制质量。二是建立决算审核结果通报机制。将本次决算审核发现问题分类汇总,听取预算单位的意见建议、整改情况和下一步整改措施,做好沟通记录,全程跟踪。进一步提醒相关预算单位加强财务管理,提高决算编制水平,充分发挥监管局事中纠偏的作用。三是将决算审核的问题建立台账,适时开展整改“回头看”,确保审核问题整改到位,整改措施不打折扣,整改成效明显。
四、善分析、促长效,提升决算水平
一是借助决算审核工作,了解对被审核单位其职能职责和预算管理情况,重点分析预算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制约其预算执行的特性问题,提高中央预算单位预算管理水平。二是加强典型违规事项上报,就典型事项进行专项分析,以点带面,形成专项问题汇报。三是将调研贯穿于审核工作中。在决算审核中,对不同单位开展调研分析,摸清决算数据底数,分析薄弱环节,挖掘数据价值,针对典型问题和系统问题撰写专题信息材料上报对口司局,充分发挥决算促进管理的作用。
附件下载: